[1] |
程昌新,卢秀萍,许自成,等. 基因型和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37-139.
|
[2] |
于建军,庞天河,任晓红,等. 烤烟中性致香物质与评吸结果关系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4):346-349.
|
[3] |
周淑平,肖强,陈叶君,等. 不同生态区初烤烟叶中重要致香物质的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2004,10(1):9-16.
|
[4] |
张广普,杨铁钊,张小全,等. 不同遗传背景下烟叶基础香味物质的差异[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78-80.
|
[5] |
史宏志,谢子发,赵永利,等. 四川白肋烟不同品种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2010,16(1):1-5.
|
[6] |
韩锦峰,汪耀富,钱晓刚,等. 烟草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7] |
于建军,庞天河,焦桂珍,等. 攀西烤烟评吸结果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78-81.
|
[8] |
于建军,庞天河,章新军,等. 鄂西南烤烟吸食质量与致香物质的关系[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55-358.
|
[9] |
赵铭钦,陈秋会,赵明山,等. 南阳地区生态条件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烟草学报,2008,14(1):37-41.
|
[10] |
殷全玉,王霞,杨铁钊,等. 叶面分泌物和中性香气物质在不同烤烟品种(系)和地区间的变化及其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J]. 中国烟草学报,2010(3):17-23.
|
[11] |
许仪,卢秀萍,许自成,等. 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亲子相关及杂种优势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12):149-150.
|
[12] |
张广富,赵铭钦,韩富根,等. 种植密度和施钾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5):43-47.
|
[13] |
李鹏飞,周冀衡,张建平,等. 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状况对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烟草学报,2009(3):44-48.
|
[14] |
刘国顺,肖庆礼,王新中,等. 施磷对南阳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34-37.
|
[15] |
肖庆礼,黄帅,刘国顺,等. 施磷对低磷土壤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5):491-496.
|
[16] |
赵会纳,向章敏,周淑平,等. 贵州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香气物质的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856-863.
|
[17] |
李虎林,朴世领,李莲花,等. 烟草叶片中全氮含量和生物碱含量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266-269.
|
[18] |
许明辉,王孟宇. 烟草品质性状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与亲子相关分析[J]. 种子,2000,19(2):3-5.
|
[19] |
韩锦峰,宋娜娜. 烤烟香型表征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14,20(6):150-154.
|
[20] |
唐远驹. 关于烤烟香型问题的探讨[J]. 中国烟草科学,2011,32(3):1-7.
|
[21] |
李伟,陈江华,詹军,等. 烤烟香型间致香物质组成比例及其差异分析[J]. 中国烟草学报,2013,19(2):1-6.
|
[22] |
詹军,张晓龙,周芳芳,等. 基于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烤烟香型判别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2):80-87.
|
[23] |
孙计平,屈晓芳,吴照辉,等. 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J]. 湖北农业科学,2014,(4):834-839.
|
[24] |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等. 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0):41-45.
|
[25] |
冀浩,李雪君,赵永振,等. 浸提叶面分泌物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08,29(2):13-17.
|
[26] |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
[27] |
陈绍凯,刘洋,丁飞. 烟草中性致香物质的配合力研究[J]. 中国烟草科学,2014,35(4):6-10.
|
[28] |
许仪,卢秀萍,许自成,等. 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亲子相关及杂种优势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2):149-154.
|
[29] |
李章海,王能如,王东胜,等. 烤烟香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香型指标模型的构建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055-2057.
|
[30] |
程昌新,卢秀萍,许自成,等. 基因型和生态因素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11):137-139,182.
|